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北京报道杠杆配资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并将“科技金融”置于首要地位。傍晚,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均在微信公众号中明确表态要做实科技金融。
事实上,2023年12月,多家国有大行董事长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也提到了如何做好科技金融。相比之下,的官方表态内容则更加详尽,部分银行还推出了具体落实举措。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在当日成立了科技金融中心。据了解,工商银行在1984年成立之初就组建了技改信贷部,专门服务技术革新、科技创新。40年来,工商银行累计服务重点科技项目超10万个。近年来,工商银行率先建成“科创中心、特色支行、科创网点”三级专业机构体系,截至2023年末,工商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达2.7万亿元,增速超50%。
在成立科技金融中心同时,工商银行还发布了科技金融“春苗行动”方案。根据该方案,工商银行将从完善组织架构、强化重点领域服务、优化金融供给、加强风险管控与机制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助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银行称,2023年公司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支持,当年增速超65%。整体来看,目前农业银行在强化科技金融服务供给方面主要有三大举措。
一是建立科技金融专营机制。农业银行表示,其已经探索构建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科创金融事业部或专职团队—科技专营支行”的三级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紧跟国家区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布局,在全国科技创新活跃的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设立了19个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在各地高新区、科创园、软件园等科技创新集聚地,成立了200余家科技金融专业支行,提高了专业服务能力和效率。
二是创建了科技金融专属评价。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缺少有效担保等特点,农业银行优化了科创企业信贷准入评级和政策,创新“股东力、融资力、产业力、企业力、创新力、稳定力”“六力”评价体系,建立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侧重于科技实力和未来成长性两个维度,对科技型企业进行专业化评价。
三是打造科技金融专项产品。为满足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各类型资金需求,农业银行为科技型企业量身打造了专属客群、投贷联动、线上场景、政府增信、公私联动等五大类专属信贷产品,比如,引入科技部火炬中心企业创新积分评价,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推出“火炬创新积分贷”;面向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低准入门槛的“科技e贷”等。同时各分行因地制宜创新特色化的金融产品,例如浙江分行推出的“浙科通”,天津分行推出的“津创易贷”等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表态则以案例展现为主。中国银行表示要多措并举,扎实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主要是科技金融助力破解核心科技“卡脖子”难题,抢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赛道,助力覆盖科创企业“初创-成长-成熟”的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产品服务。
2023年12月,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葛海蛟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截至10月末,中国银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34.08%、50.97%、34.87%。下一步,中国银行拟将五篇大文章作为战略重点,全方位加大资源投入,提升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
在科技金融领域,葛海蛟称将努力做到点面结合,点上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客群,支持重大技术攻关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面上从科技企业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特点出发,提供覆盖贷款、投资、保险等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建设银行是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特设了《科技金融》专栏,展现了该行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模式和典型案例,展现了建行上海市分行的相关案例。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立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五篇大文章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加速转型的重点方向,也明确了未来金融业精准发力方向。在科技金融方面杠杆配资,建行率先打造“技术流”评价方法,帮助科技创新企业的“技术流”转化为“资金流”。